追思劳锦坤同志

2017-06-21 20:59 阅读(?)评论(0)

追思劳锦坤同志

 

劳锦坤是我在上海闸北区团委工作时的同事,虽然我早在19648,就离开上海到北京工作,但同他一直保持着联系

去年年初, 劳锦坤给我来电,问我何时去上海?我告知因为出书事离不开,暂时去不了。他的身体一直很好,每天跳舞健身,经常旅游,查出结肠癌前,刚刚旅游归来。没想到5月中旬,他就因病逝世。

每次到上海出差,都会同劳锦坤等老团干部相聚。退休后,我差不多每年都去上海探亲访友, 老同志都要聚会,不少是他组织的,2014年他为我的散文集《至爱无华》,组织了50人参加的讨论会。今年我到上海,参加老同志聚会,少了劳锦坤大家都感到不习惯,对他难以忘怀。

劳锦坤是个充满热情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对群众,都无比热情。 

劳锦坤是在1954年从工厂调到团区委工作的。当时,我们都是供给制待遇,后来改为包干制,工资收入很少。从工厂调来的干部,保留原来的工资,劳锦坤等几位同志的工资都很高。后来, 劳锦坤他们不再拿保留工资,他被评为24,少收入许多钱。对此,他一点没有不高兴,仍然积极工作。他是工人出身的干部,参加革命前文化水平不高,本来对宣传工作、学校工作并不熟悉,但他很快就熟悉了这些部门的业务,工作得很出色,直至他离开团区委机关后许多年,还同许多教师和团干部保持联系,同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

退休前,劳锦坤任上海闸北区彭浦街道办事处主任。他上任后,了解到部分老街坊污水满溢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居民意见很大。他十分重视群众的呼声,亲自到现场调查研究,发现积水的原因是下水道被石子堵死。于是,他发动群众,同办事处工作人员一起动手,将下水道里的石子清除掉,向市、区有关部门呼吁,争取到500万元投资,对地下管道进行了彻底改造,治理了这一顽症,使居民们从怨声载道,变为一片赞扬。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患病做手术尚未完全康复,就急于出院上班,坚持工作,劝都劝不住。为了改变彭浦地区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办事处工作人员奋战两年,使整体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多次被评为区先进部门和标志部门,多项工作被评为全国、市、区先进集体,他也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退休后,他家所在地的闸北区临汾街道,请他担任老年协会会长。 于是,他继续发挥余热,献出宝贵的晚年,全心全意为老年事业服务

带领老年协会服务社区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各种关怀服务, 组织各类活动。街道给老年人发老年卡;在全市率先开展老年人日托服务;为空巢老人免费安装对讲机,组织老人的邻居作为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关爱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老人理发维修;建立车轮食堂”,亲自找寻收费低的餐饮商,动员送牛奶人员兼任送餐员,将价廉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家里; 为百岁老人发放轮椅车,为特困老人提供居室的改造工程;为老人开设法律养生历史等讲座;开展文艺活动,组织了沪剧团腰鼓队、茶艺队,为老人表演;组织老人旅游,旅行社怕有风险,不敢接受80岁以上老人旅游,他理解老人的心愿,大胆组织80岁以上老人旅游,由于安排妥善,从未出过问题。由于劳锦坤和街道老年协会工作出色,电视台屡有报道, 许多居民说,住在临汾街道是一种幸福,有的住在别的街道的居民想搬到临汾街道住临汾路街道的老年工作,多次在全国评比中摘得桂冠,被评为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劳锦坤也荣获上海市孝亲敬老之星上海市老有所为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劳锦坤无私奉献他自己出钱买礼物慰问空巢老人他组织旅游,有的旅行社给予一些报酬,他从不归己,都用于集体活动,或分给大家;有的旅行社给予免费旅游的名额,他从不享受,总是自己付费,将省下的钱减轻大家的负担

劳锦坤对同志满含深情。他首创组织老团干部聚会,几十年来每年聚会一次,从不间断,使老团干部的友谊长存。他已发现体检指标不正常时,得知有些老同志想去未去过的地方旅游,他虽然已去过这些地方,还是特地陪同他们去旅游,回来后进一步检查才发现不幸患了癌症。原老团区委书记黄菊芬的老伴因病逝世后,一度思想忧郁,难以解脱。他想尽办法关心帮助,不仅自己登门探望,请她出外活动,还创议一些老同志,每周一下午到她家相聚,使她在同志的友情中,跳出了忧郁的心情,恢复了正常生活,继续焕发革命青春。

临终前,劳锦坤嘱咐子女,丧事从简,低调办事,谢绝礼金因此,除他自己的亲戚原来的工作单位和老同志老朋友外,告别仪式没有通知别人可是,闻讯的街道居民纷纷前来送别,参加告别仪式的比通知的多得多,花圈摆满了告别大厅

曾经同劳锦坤共事的老同志和受过他关怀的街道居民,都深深怀念他

我觉得,劳锦坤的人生是无愧的,他可以含笑离去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